AI学伴协助规划学习路径、语言学习助手助力口语听力技能提升、VR模拟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……近日,北京市发布《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(2024年)》,为推进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按下“加速键”。
应用指南明确了人工智能在学校教育“助教、助学、助评、助育、助研、助管”等六大应用领域、29个典型场景的应用规范,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、管理、科研等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作用,指导学校、师生稳妥、有序地开展应用实践。
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,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、生活、学习方式。在教育领域,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入,教学、学习和管理手段不断丰富,为教育高质量发展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。例如,在学生学习方面,应用指南提出,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学生个性化学习、研究和实践,促进学生在不同学习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性、创新性思维发展。在教师教学方面,人工智能将应用于智能课程设计、智能课堂管理、智能教学分析、智能作业批阅等场景,提升教育教学质量,实现教师工作提质增效减负。在学校管理方面,利用人工智能可以实现全方位、多模态、即时性的校园智能化管理,提高管理工作效率,为师生创造安全便捷的校园环境。
阅读全文